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自古以来就是苗族、布依族的聚居地,境内美丽的格凸河畔崖壁高耸,沿河逆流而上,有一处悬崖峭壁上悬置着数十口棺木。这些悬棺的主人是谁?这里的人们为什么采用悬棺安葬死者?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古代,这样的工程是怎样完成的?
紫云格凸河上的悬棺
□ 李春惠
悬棺习俗保留至今
贵州省紫云县旅游局局长易华长期研究格凸河悬棺,他介绍,直到数十年前,这里的苗族村民还保留着神秘的凿岩式悬棺葬习俗,自然洞穴式悬棺葬至今仍然存在着。
在边远封闭的格凸河一带,苗族村民聚居的地方多处有悬棺。格凸河中游的一个100多米高、40多米宽的洞穴内,1988年前存放着240多口棺木。易华说,他在这一带考察悬棺时,曾在悬棺岩脚下的村寨——宗地乡红岩村锅枪组访问过当地一位苗族老人。这位老人称,其中一悬棺内的死者是他们的祖辈,离世已经80多年了,现在他们已经不再使用悬棺葬了。但在安顺市平坝县桃花村的苗族,至今还采用自然洞穴式悬棺,一个洞穴内存放的棺木达600多口。
易华介绍,很早以前,因为战争,这里苗族人的祖先从长江中下游一带一路败退,辗转到贵州紫云格凸河畔。在格凸,现在虽然不再悬棺,但在丧俗活动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隆重祭奠仪式。办丧事时都要宰杀一匹精壮的“战马”祭送亡人,这匹马有4件必备之物,一是马鞍,二是战刀,三是弓箭,四是斗笠。当地村民说,苗族同胞认为当初之所以战败,是因为他们的马匹跑得太慢,于是迁怒于马,每逢办丧事就要宰一匹“战马”以泄愤。
在格凸河附近,有一个只有两户人家的村寨——脚杆寨。村民说,苗语中脚杆寨叫“不这吾”,意思是“我要回家”。祖辈为了告诫后人叶落归根,发誓只要脚杆还在,一定要打回老家,收复失地。于是这里的人,祖辈亡故后并不入土,而是由后人将尸体高悬于阴凉、凌空,鸟兽也无法触及的岩洞、绝壁处临时存放,一是防追兵破坏,二是防畜兽侵袭,三是便于长久保存,等待有朝一日“回家”。
悬棺可能由攀岩人分别吊装完成
自然洞穴式的悬棺存放难度不大,虽然也“高悬”,但是有路可上去。而木桩式和凿岩式悬棺的难度就大了。那重达上百公斤的悬棺,离地高度五六十米乃至上百米,有的安放斜度接近甚至超过90度,这两种悬棺形式大多置于水流湍急、难以攀援的险要绝壁上,别说把棺木扛上去安放好,就是空手爬上去都很困难。
悬棺究竟是怎样放上去的呢?在关于悬棺的安置问题上,易华说考古界有4种说法:一是凿岩为路,待棺柩安放停当后,再把路毁掉;第二种说法是,先用土填埋崖壁,然后再挖去填土;三是搭架子;四是从崖顶放绳索。上海同济大学陆敬俨教授曾在江西省贵溪县龙虎山的悬棺墓穴使用绞车垂直提升法进行安放悬棺的表演。陆教授的方法是:用一台木制的绞车和几个木制滑轮,用绳子将地面上或崖下水面上的棺木吊起来,待提升到洞口前,由事先进入洞内的人甩出绳钩,将棺木拉入洞内。
也有人说悬棺由攀岩人分别吊装完成。他们分析,格凸河景区的棺木头大尾小,多为整木,用子母扣和榫头固定,这样便于拆装组合。攀到绝壁的人将存放棺木的位置选好,打好木桩或凿好放棺木的洞穴后,用藤、绳把棺木部件一件件吊上绝壁进行组装,再把尸体吊上,放入棺内,盖好,悬棺葬就完成了。
至于棺木和尸体分开吊到悬崖绝壁是否符合悬棺葬的理念,这一问题在格凸河一带早些年苗族丧俗活动中可以得到解答。他们虽然不再悬棺,但在土葬中把尸体与棺木分开送往墓地,把棺木放到挖好的坑内,尸体入棺后盖棺、盖土。
那么,谁能上绝壁呢?据说在当地历史上曾有一些苗族先民像山里的猕猴一样,能在格凸河两岸的悬崖绝壁上攀行,到达人迹罕至的险洞幽谷。如今,只有三四人继承了攀岩绝技,他们就是罗发科和他的3个徒弟黄小宝、王凤忠、王小国。
罗发科师徒4人能在格凸河景区一带百米高的绝壁上,不用任何防护设施,只要有脚可踏、有手可攀的地方,他们借助竹竿、木棒作为攀岩的辅助工具,5分钟就能上到108米高的悬崖绝壁上,4分多钟后,就能徒手退回地面。罗发科说他们的祖先为了悬棺洞葬,练就了飞檐走壁的功夫,传到他们已经是第七代了。罗发科12岁随父亲学攀岩,是兄弟4人中唯一学会的。黄小宝、王凤忠和王小国也是从小学起,虽然一起学习的还有其他一些小孩,但随着难度的加大,能坚持下来的很少。
相关链接
悬棺葬是古代一种比较奇特的丧葬方式,分布于我国四川、江西、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贵州、福建和台湾等地。其悬置方式有3种:一是木桩式,在峭壁凹入可避风处,凿孔插桩,架棺于上;二是凿岩式,凿岩为穴,置棺于内;三是自然洞穴式,利用岩壁天然缝隙或洞穴,置棺于内。
木桩式、凿岩式悬棺目前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四川省珙县,如今那里的悬崖峭壁上还存放着250多具棺材。长江三峡沿岸的风箱峡和大宁河畔的悬棺遗迹多达300余处。自然洞穴式悬棺多集中在贵州省安顺市的紫云格凸、平坝县的桃花村等地,有的洞穴内存放多达600具。悬棺离地面高度一般在26米至50米,高的可达100米,多临江河。格凸河畔悬棺属凿岩式和自然洞穴式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