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景色
每年5月5日或5月6日是农历的立夏。“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此时,太阳黄经为45度,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立夏日期
立夏节气的由来每年5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45°为“立夏”节气。
古代立夏的资料
这个季节,在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经确立了,预示着季节的转换,为古时按农历划分四季之夏季开始的日子。如《逸周书·时讯解》云:“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即说这一节气中首先可听到蜊蜊(即:蝼蛄)蛄在田间的呜叫声(一说是蛙声),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描述的就是孟夏之初的物候景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即“大”的意思,是说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
实际上,若按气候学的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立夏”前后,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真正的“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如池塘”的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正是“百般红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节。 立夏景色进入了五月,很多地方槐花也正开。立夏时节,万物繁茂。明人《莲生八戕》一书中写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这时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进入了大忙季节。所以,我国古来很重视立夏节气。据记载,周朝时,立夏这天,帝王要亲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并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励农民抓紧耕作。
立夏过后气候
立夏以后,江南正式进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显增多,连绵的阴雨不仅导致作物的湿害。还会引起多种病害的流行。小麦抽穗扬花是最易感染赤霉病的时期,若预计未来有温暖但多阴雨的天气,要抓紧在始花期到盛花期喷药防治。南方的棉花在阴雨连绵或乍暖乍寒的天气条件下,往往会引起炭疽病、立枯病等病害的暴发,造成大面积的死苗、缺苗。应及时采取必要的增温降湿措施,并配合药剂防治,以保全苗争壮苗。“多插立夏秧,谷子收满仓”,立夏前后正是大江南北早稻插秧的火红季节。“能插满月秧,不薅满月草”,这时气温仍较低,栽秧后要立即加强管理,早追肥,早耘田,早治病虫,促进早发。中稻播种要抓紧扫尾。茶树这时春梢发育最快,稍一疏忽,茶叶就要老化,正所谓“谷雨很少摘,立夏摘不辍”,要集中全力,分批突击采制。
立夏前后,华北、西北等地气温回升很快,但降水仍然不多,加上春季多风,蒸发强烈,大气干燥和土壤干旱常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尤其是小麦灌浆乳熟前后的干热风更是导致减产的重要灾害性天气,适时灌水是抗旱防灾的关键措施。“立夏三天遍地锄”,这时杂草生长很快,“一天不锄草,三天锄不了。”中耕锄草不仅能除去杂草,抗旱防渍,又能提高地温,加速土壤养分分解,对促进棉花、玉米、高梁、花生等作物苗期健壮生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立夏后,是早稻大面积栽插的关键时期,而且这时期雨水来临的迟早和雨量的多少,与日后收成关系密切。农谚说得好:“立夏不下,犁耙高挂。”“立夏无雨,碓头无米。”民间还有畏忌夏季炎热而称体重的习俗,据说这一天称了体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否则会有病灾缠身。江西一带还有立夏饮茶的习俗,说是不饮立夏茶,会一夏苦难熬。早在古代的君王们也常在夏季初始的日子,到城外去迎夏,迎夏的日子就是立夏日。
《礼记·月令》篇,解释立夏曰:“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说明在这时节,青蛙开始聒噪着夏日的来临,蚯蚓也忙着帮农民们翻松泥土,乡间田埂的野菜也都彼此争相出土日日攀长。清晨当人们迎着初夏的霞光,漫步于乡村田野、海边沙滩时,你会从这温和的阳光中感受到大自然的深情。
日期计算
[Y*D+C]-L
公式解读:Y=年数后2位,D=0.2422,L=闰年数,21世纪C=5.52,20世纪=6.318
举例说明:2088年立夏日期=[88×0.2422+5.52]-[88/4]=26-22=4,5月4日是立夏。
例外:1911年的计算结果加1日。
为什么有时是5月5日却有时是5月6日,主要是看西历是否闰年,如果想容易记下,只要知道奥运年份便行。
相关农事
气候:人们习惯把立夏作为夏季开始,但实际上各地冷暖不同,入夏时间实际上并不一致,按气候学上以五天平均气温高于22℃为夏季的标准。比如立夏前后,四川盆地南部刚跨进夏季;盆地其余的地区气温为20℃左右,还处于“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的暮春时节;而川西南低海拔河谷则早在4月中旬初即感夏热, 立夏时气温已达24℃以上,可谓夏日炎炎了。
农事:各地要充分利用晴好天气抓紧插秧,我县有“立夏种半田”之说,同时注意抓好田间管理。立夏时节春花作物进入黄熟阶段,对已成熟的春花作物,要及时抢晴收割。
一蔬菜农事概要
立夏至小满期间,气候异常,忽冷忽热,并伴有沙尘天气,致使给各种保护地栽培的作物带来了不利影响,一是病害多,越冬茬瓜类、茄果类死秧现象较遍,蔓枯、立枯、青枯病、霜霉、疫病时有发生;二是生长不正常茄果类果实膨大不均匀、空洞果、畸形果多,瓜类出现秧蔓旺长、尖嘴瓜、弯瓜较多。因此,在管理上要掌握晴天棚内24℃就要通风,中午不要超过32℃。夜间气温过高留通风口,在通底风时要在棚内前边增设约60-80厘米高的迎风膜,以减缓通风时对作物的影响(要再次固定好压膜绳,防大风吹毁棚膜)。使棚内昼夜温差达10-15℃以上,保持早晨最低温度在12-15℃,有利于作物的正常生长。对死秧三分之一以上的棚应进行土壤消毒后换茬,采用土壤净化剂(石灰氮-氰胺化钙)加秸秆或植物秧蔓,进行深翻25-30厘米,起垄、盖膜、灌水、密闭大棚,高温消毒20-25天,可有效防治土传病虫(根结线虫)害及连作障碍引起的生理病害。
⒈种或育苗的作物
立夏前后播种半夏黄瓜、豇豆(豆角)、育苗麦茬茄子、冬瓜。
⒉病虫害防治
在育苗过程中结合防治病虫病,对各种保护设施栽培的多种作物,要注意防治白粉虱、蚜虫、斑潜蝇,特别是大棚内害虫要在5月上旬集中消灭在棚内,以减少迁飞到露地,造成更大的危害。
二果树农事概要
⒈柑橘
做好保花保果,谢花后及时喷施1~2次叶面营养液和保果剂,并抹去过多的新梢。认真搞好花后病虫害防治,重点是疮痂病、树脂病(黑点病)及红蜘蛛、蚧(矢尖蚧)类、卷叶蛾等病虫害。
⒉杨梅
继续抓好保果治虫为中心的管理。刨树盘、盖土和覆草等保水保肥措施,如遇干旱天气,应及时进行树冠喷水,以减少落果。增施壮果促梢肥。株施硫酸钾1~3kg,菜饼2~3kg,于上旬结束。病虫防治:尺蠖可用20%杀灭菊酯乳油2000倍液喷雾。防治褐斑病可用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布。抓好蚧壳虫的第一代若虫防治,可用40%速扑杀乳油1500倍液或35%快克乳油1000倍液喷雾。点灯诱杀羽化的杨梅毛虫成虫,人工摘除蓑蛾虫囊。
⒊枇杷
及时施足采前肥,适时采摘,加强果实日烧病的预防、果实炭疽病的防治和枇杷黄毛虫第一代幼虫的防治工作。
⒋桃
夏季修剪为中心,及时进行疏果、套袋和追肥等工作。
⒌樱桃(大樱桃)
以促进花芽分化为中心,加强采后管理和防治刺蛾、蓑蛾、天幕毛虫、举尾毛虫、枯叶蛾、桃小叶蝉、红蜘蛛、天牛等害虫。
⒍葡萄
以夏季修剪为重点,加强黑痘病、霜霉病、透翅蛾、葡萄粉蚧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⒎梨
以控制新梢过度生长、控制着果量、促进新梢花芽分化为重点,加强梨网蝽、梨小食心虫、金缘吉丁虫和梨黑班病的防治工作。
三畜牧农事概要
从立夏开始,天气由暖转热,在畜禽业方面应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⒈养肉用牛的专业户,可以抓住这一时机,购进部分老残耕牛用作催肥,可收到低投入高产出的效果。
⒉生猪,良种公母猪配套规模场要抓好配种工作,做到全群满怀。可利用黑麦草喂猪,可以减少仔猪水肿病的发生。注意在季节更替和气候突变时,加强猪舍清洁卫生,猪舍的用具经常用10-20%石灰水消毒。
⒊养禽专业户要定期用20%石灰水对鸡舍进行消毒和百毒杀带鸡消毒,除做好禽流感、鸡瘟、法氏囊等病毒病预防外,还要着重预防鸡球虫病、禽霍乱等细菌性疾病的发生。
⒋加强蚊蝇灭除工作,在饲料中应添加驱虫剂。
⒌防止乙脑、细小病毒病的发生,及过敏性皮炎的发生。
相关农谚
农谚一
农时节令到立夏,查补齐全把苗挖。
粮棉作物勤松耪,灭草松土根下扎。 犁田水稻插秧突击搞,季节不容再拖拉。
玉米花生继续种,红麻黄姜和芝麻。
闲散地上种黍稷,南坡北洼栽地瓜。
麦浇开花灌浆水,防治锈病和麦蚜。
苹果梨子早疏果,稀密恰当果子大。
适时防治枣步曲,一般不宜过立夏。
牛驴骡马喂养好,加强防疫常检查,
使役需要讲科学,强弱快慢巧配搭,
小猪要动大猪静,放羊满天星为佳。
静水鲤鱼流水鲶,科学喂养鱼龟虾。
农谚二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色冉冉遍天涯。
春争日,夏争时。
立夏麦龇牙,一月就要拔。
一穗两穗,一月入囤。
麦秀风摇,稻秀雨浇。
风扬花,饱塌塌;雨扬花,秕瞎瞎。
立夏麦咧嘴,不能缺了水。
麦旺四月雨,不如下在三月二十几。
寸麦不怕尺水,尺麦却怕寸水。
立夏天气凉,麦子收得强。
立夏前后连阴天,又生蜜虫(麦蚜)又生疸(锈病)。
立夏前后天干燥,火龙往往少不了(火龙指红蜘蛛)。
风生火龙雾生疸。
麦拔节,蛾子来,麦怀胎,虫出来(指粘虫)。 麦穗小表开花虫长大,消灭幼虫于立夏。
豌豆立了夏,一夜一个杈。
立夏大插薯。
清明秫秫谷雨花,立夏前后栽地瓜。
立夏芝麻小满谷。
立夏的玉米谷雨的谷。
立夏种绿豆。
地头岩头坝窝头,春种芝麻秋打油。
季节到立夏,先种黍子后种麻。
立夏前后种络麻。
立夏种麻,七股八杈。
立夏前后,种瓜点豆。
立夏种姜,夏至收“娘”。
立夏栽稻子,小满种芝麻。
四月插秧(早稻)谷满仓,五月插秧一场光。
先栽浅,后栽深,春秧就插三五根。
农谚三
早秧七八九,晚秧四五六。
早一把,晚七根,糯稻田里打独身。
立夏三日正锄田。
锄板响,庄稼长。
棉花听着人的脚步长。
要想庄稼好,田间锄草要趁早。
种在犁上,收在锄上。
锄下有水也有火。
夏天不锄地,冬天饿肚皮。
干锄湿,湿锄干,不干不湿锄个暄。
早锄地暖,深锄不板,多锄旱涝双保险。
头遍锄不好,到老一地草。
春锄深,夏锄浅,秋天锄地似刮脸(指早春作物)。
头遍浅,二遍深,三遍四遍下狠心,五、六、七遍莫伤根。
头遍挖(间苗),二遍抓(深锄),三遍四遍大锄拉(浅快锄)。
头遍开,二遍栽,三遍四遍跑起来。
头遍苗,二遍草,三遍四遍顺垄跑。
头遍高粱,二遍谷,三遍棉花要深锄。
盐碱地,勤中耕,才有季季好收成。
见草锄草工夫到,才能保证收成好。
无雨锄地,有雨补苗。
苗子不全,及早补填。
移苗要保活,必须带泥坨。
一边一铁锨,末后连窝端。
多带老娘土,阴水两把捂。
苗子补严,间定莫慢。
定苗带个篮,蚜株移出田。
节气到立夏,就把小苗挖。
棉花鏊子腿,谷子羊屙屎。麦子下种子隔子,谷子留苗屙屎。
要想吃小米,谷子羊屙屎。
稀留密,密留稀,不稀不密留壮的。
春天恋了苗,秋后收得薄。
草荒荒一时,苗荒荒一季。
苗荒甚于草荒。
草夹苗,不长苗;苗接苗,不长桃。
苗荒苗,不结桃。
留苗过稀,后悔莫及。
苗过稀长草,苗过密易倒。
高粱稠了难通风,秸倒粒瘪减收成。
稠倒高粱稀倒谷。
稠谷稀麦,十有九坏。
稠谷好看,稀谷吃饭。
不稀不稠,才能丰收。
适当密植不误地,一季收成顶两季。
不稀不稠庄稼旺,秋收到来粮满仓。
留苗不长眼,管好也减产。
拣苗如上粪。
谷茎圆,莠茎扁,莠草脆硬,谷叶绵。
谷子根扩杈,莠草杈扩杈。
挖苗不除根,大棵抱小孙。
留苗多少看地力,兼顾品种下霜期,千万不搞一刀齐(棉)。
不密不稀,三千六七。
不密不稀,三千六七,薄地还可五、六、七(千)。
棉花不要多,三千六百棵。 种棉放虫棉花定了苗,株间快松挠。
早中耕,地发暖,勤中耕,地不板,深中耕根多苗壮节间短。
狠锄行间,细锄行边,匀搂株间,保墒保暖。
锄头早,僵瓣少。
棉花勤锄草,秋后拾花早。
力量麦子锄头谷。
锄草不论遍,越锄越好看。
护根草,长到老。
垄里有根草,好似毒蛇咬。
丰产不丰产,全靠掏垄眼。
要想虫害少,除尽田边草。
地边锄杂草,病虫都减少。
地湿温低苗病重,深锄勤锄病减轻。
春锄杂草少,夏锄棉苗好,秋锄如拾金,冬穿新棉袄。
不怕苗子小,就怕虫子咬。
苗要好,除虫早。
治虫没有巧,治早治小又治了。
少了不治虫,多了治不净。
小时治不净,大了就有抗药性。
虫子危害细查看,对症下药是关键。
蝼蛄危害呈丝线,金针虫害有孔眼,蛴螬齐茬根茎断。
一看红彤彤,庄稼生火龙(红蜘蛛)
小麦开花,蚂蚱跳打。
旱涝荒蝗紧相连。
先涝后旱,蚂蚱成片。
杈多株矮心皱肿,玉米得了病毒病。
苹果梨子早疏果,密度适当产果多。
三三见九少,二五一十多。
枣步曲,危害大,防治不能过立夏。
种地要三壮:人壮、地壮、牲口壮。
畜是农家宝,全凭饲养好。
人凭饭养,畜凭草养。
没有砖瓦难盖楼,没有草料难喂牛。
够不够,三千六(一头牲口一年吃3600斤干草)。
青草、格荛,强似喂料。
寸草铡三刀,无料也上膘。
草细如加料。
把草把料,牲口欢跳。
把草把料马没饱,草料半槽顶住了。
先草后料,四角拌到。
勤添少给,无料也肥。
先草后料,少给勤添,一直吃到亮了天。
牛要喂饱,马要夜草。
马无夜草不肥。
同样草,同样料,不同喂法不同膘。
牲口喂花草,无料也上膘。
饲料多样,定时定量。
马吃寸草牛吃屑,猪吃糟糠能上膘。
牲口越肥越顶戗。
若要牲口把膘保,千万莫喂霉烂草。
牛猪细草料,骡马囫囵粮。
喂豆饼,两得利,肥了牲口壮了地。
忙时喂嘴,闲时喂腿。
马无夜草不胖,牛不足饮不壮。
牛喝一个大肚子,就能抵挡一阵子。
常喂喂在腿上,现喂喂在嘴上。
饮马三提缰。
草膘、料力、水精神。
年驴月马十天看老牛。
客守货,船掌舵,喂牛看着牛倒沫。
有病无病,倒沫为证。
干完活,驴打滚,牛倒沫。
只要牛出满鼻汗,不倒沫也能接着干。
养牛要知牛脾气,喂养使活要仔细。
勤刷毛,膘头好,舒筋活血疾病少。
一日三挠,等于加料。
一日刷三刷,强如喂芝麻。
好喂不如好使。
饥无劲,饱无劲,不饥不饱才有劲。
小毛驴,真格靠,黑白轴转疾病少。
长拉套,短驾辕。
长犁、短耙、高吊磙。
不怕使十天,就怕猛三赶。
马骑前,驴骑后,骡子骑当中。
老马识途。
能驮千斤,不驮偏沉。
毛驴脾气怪,骑着倒比牵着快。
懒驴上套屎尿多。
一个槽上拴不住两个叫驴。
饲料多样,猪体肥壮。
猪吃百样草,看你找不找。
猪吃百样草,发酵喂更好。
猪菜切得细,如同加白米。
熟食焖烂,一天斤半。
先稀后稠,猪大如牛。
有了水浮莲,养猪不赔钱。
猪喂一盆食,牛喂一把草。
人下饭桌猪上槽。
糟糠出猪,粪草出鱼。
一个猪娃不吃糠,两个猪娃吃得香。
槽内无食猪拱猪。
老母猪护崽十八天,豁出命来和狼干。
小猪崽,十八天,吃食不吃奶。
猪要肥,吃饱睡。
猪困长肉。
牛栏要通风,猪圈要软松。
猪要喂好,窝干食饱。
圈干槽净,猪不生病。
养猪无巧,圈干食饱。
温食暖圈,一天斤半。
冬天暖,夏天凉,伏天不要晒太阳。
相关诗词
寓言二首
贾至
春草纷碧色,佳人旷无期。悠哉千里心,欲采商山芝。
叹息良会晚,如何桃李时。怀君晴川上,伫立夏云滋。
凛凛秋闺夕,绮罗早知寒。玉砧调鸣杵,始捣机中纨。
忆昨别离日,桐花覆井栏。今来思君时,白露盈阶漙。
闻有关河信,欲寄双玉盘。玉以委贞心,盘以荐嘉餐。
嗟君在万里,使妾衣带宽。
壶中天/念奴娇
朱元夫
人生有酒,得闲处、便合开怀随意。况对寿、龟仙鹤舞,犹直壶天一醉。蚕麦江村,梅霖院落,立夏明朝是。樽前回首,去年四月十二。依旧洛里吟窝,华台书隐,心事无怀氏。偃鼠醯鸡空扰扰,海月天风谁寄。珠璧祯祥,斗牛光景,预可占斯世。先生出否,明年方六十岁。
立夏日忆京师诸弟
韦应物
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
长风始飘阁,叠云才吐岭。坐想离居人,还当惜徂景。
乡中每以寒食立夏之间省坟客夔适逢此时凄然 陆游
松阴系马启朱扉,粔籹青红正此时。
守墓万家犹有日,及亲三釜永无期。
诗成谩写天涯感,泪尽何由地下知。
富贵贱贫俱有恨,此生长废蓼莪诗。
乡中每以寒食立夏之间省坟客夔适逢此时凄然 陆游
手持绿酒酹苍苔,今岁何由疋马来。
清泪不随春雨断,孤吟欲和暮猿哀。
皂貂破弊归心切,白发凄凉老境催。
誓墓只思长不出,松门日日手亲开。
五月槐花飘香
立夏
陆游
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
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
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
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立夏前二日作 陆游
晨起披衣出草堂,轩窗已自喜微凉。
余春只有二三日,烂醉恨无千百场。
芳草自随征路远,游丝不及客愁长。
残红一片无寻处,分付年华与蜜房。
四月旦作时立夏已十余日 陆游
京尘相值各匆忙,谁信闲人日月长?争叶蚕饥闹风雨,趁虚茶嬾斗旗枪。
林中晚笋供厨美,庭下新桐覆井凉。
堪笑山家太早计,已陈竹几与藤床。
四月二十八日作又行遍人间病不禁,四月欲尽五月初,九十未及八十余。
开口何曾谈世事,收身且复爱吾庐。
山中立夏用坐客韵 文天祥
归来泉石国,日月共溪翁。
夏气重渊底,春光万象中。
穷吟到云黑,淡饮胜裙红。
一阵弦声好,人间解愠风。
相关习俗
迎夏仪式
“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
在立夏的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企求和美好的愿望。 迎夏仪式宫廷里“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贮藏的,由皇帝赐给百官。
在民间,立夏日人们则喝冷饮来消暑。立夏日,江南水乡有烹食嫩蚕豆的习俗。有的地方还有立夏日称人的习俗。
[1]
斗蛋游戏
是日中午,家家户户煮好囫囵蛋(鸡蛋带壳清煮,不能破损),用冷水浸上数分钟之后再套上早已编织好的丝网袋,挂于孩子颈上。孩子们便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蛋分两端,尖者为头,圆者为尾。斗蛋时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一个一个斗过去,破者认输,最后分出高低。蛋头胜者为第一,蛋称大王;蛋尾胜者为第二,蛋称小王或二王。谚称:“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疰夏是夏日常见的腹涨厌食,乏力消瘦,小孩尤易疰夏。 五彩的蛋中饭是糯米饭,饭中掺杂豌豆。桌上必有煮鸡蛋、全笋、带壳豌豆等特色菜肴。乡俗蛋吃双,笋成对,豌豆多少不论。民间相传立夏吃蛋拄心。因为蛋形如心,人们认为吃了蛋就能使心气精神不受亏损。立夏以后便是炎炎夏天,为了不使身体在炎夏中亏损消瘦,立夏应该进补。嵊谚有旺生,寓人双腿也像春笋那样健壮有力,能涉远路,寓意拄腿。带壳豌豆形如眼睛。古人眼疾普遍,人们为了消除眼疾,以吃豌豆来祈祷一年眼睛像新鲜豌豆那样清澈,无病无灾。
立夏“称人”
立夏吃罢中饭还有秤人的习俗。人们在村口或台门里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秤老人要说“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秤姑娘说“一百零五斤,员外人家找上门。勿肯勿肯偏勿肯,状元公子有缘分。”秤小孩则说“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七品县官勿犯难,三公九卿也好攀”。打秤花只能里打出(即从小数打到大数),不能外打里。古诗云:“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立夏之日的“称人”习俗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起源于三国时代:民间相传诸葛亮与孟获和刘阿斗的故事有关。据说孟获被诸葛亮收服,归顺蜀国之后,对诸葛亮言听计从。诸葛亮临终嘱托孟获每年要来看望蜀主一次。诸葛亮嘱吒之日,正好是这年立夏,孟获当即去拜阿斗。从此以后,每年夏日,孟获都依诺来蜀拜望。过了数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掳走阿斗。而孟获不忘丞相这托,每年立夏带兵去洛阳看望斗,每次去则都要秤阿斗的重量,以验证阿斗是否被晋武帝亏待。他扬言如果亏待阿斗,就要起兵反晋。晋武帝为了迁就孟获,就在每年立夏这天,用糯米加豌豆煮成中饭给阿斗吃。阿斗见豌豆糯米饭又糯又香,就加倍吃下。孟获进城秤人,每次都比上年重几斤。阿斗虽然没有什么本领,但有孟获立夏秤人之举,晋武帝也不敢欺侮他,日子也过得清静安乐,福寿双全。这一传说,虽与史实有异,但百姓希望的即是“清静安乐,福寿双全”的太平世界。立夏秤人会对阿斗带来福气,人们也祈求上苍给他们带来好运。 立夏“称人”
相关饮食
“拄”意支撑。苏轼《试院煎茶》有“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之句。立夏是夏季的开始,嵊州人在立夏日吃蛋拄心,吃笋拄腿,吃豌豆拄眼,秤人拄身,其目的是出于祈求身、心、腿等重要部位健康无恙,防止生病,顺利度过炎夏的愿望。 豌豆糯米饭旧时,乡间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饭”,后演变改为倭豆肉煮糯米饭,菜有苋菜黄鱼羹,称吃“立夏饭”。用红茶或胡桃壳煮蛋,称“立夏蛋”,相互馈送。用彩线编织蛋套,挂在孩子胸前,或挂在帐子上。小孩以拄立夏蛋作戏,以蛋壳坚而不碎为赢,谚称:“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疰夏是夏日常见的腹涨厌食,乏力消瘦,小孩尤易疰夏。尚有以五色丝线为孩子系手绳,称“立夏绳”。是日,宁波习俗要吃“脚骨笋”,用乌笋烧煮,每根三四寸长,不剖开,吃时要拣两根相同粗细的笋一口吃下,说吃了能“脚骨健”(身体康健)。再是吃软菜(君踏菜),说吃后夏天不会生痱子,皮肤会像软菜一样光滑。 立夏民俗立夏过后,便是炎热的夏天,人们在立夏吃一些食物,往往寄托着祈福保平安的愿望。如浙江嵊州人认为,在立夏日吃蛋拄(意为“支撑”)心,吃笋拄腿,吃豌豆拄眼;湖南长沙人立夏日吃糯米粉拌鼠曲草做成的汤丸,名“立夏羹”,民谚云“吃了立夏羹,麻石踩成坑”,“立夏吃个团(音为“坨”),一脚跨过河”,意喻力大无比,身轻如燕;上海郊县农民立夏日用麦粉和糖制成寸许长的条状食物,称“麦蚕”,人们吃了,谓可免“疰夏”;湖北省通山县民间把立夏作为一个重要节日,通山人立夏吃泡(草莓)、虾、竹笋,谓之“吃泡亮眼、吃虾大力气、吃竹笋壮脚骨”;闽南地区立夏吃虾面,即购买海虾掺入面条中煮食,海虾熟后变红,为吉祥之色,而虾与夏谐音,以此为对夏季之祝愿。
福建闽东地区立夏以吃“光饼”(面粉加少许食盐烘制而成)为主。闽东周宁、福安等地将光饼入 福建小吃-光饼水浸泡后制成菜肴,而蕉城、福鼎等地则将光饼剖成两半,将炒熟了的豆芽、韭菜、肉、糟菜等夹而食之。周宁县纯池镇一些乡村吃“立夏糊”,主要有两类,一是米糊,一是地瓜粉糊。大锅熬糊汤,汤中内容极其丰富,有肉、小笋、野菜、鸡鸭下水、豆腐,等等,邻里互邀喝糊汤。这与浙东农村立夏吃“七家粥”风俗有点相似。“七家粥”与“七家茶”也算是立夏尝新的另一种形式,七家粥是汇集了左邻右舍各家的米,再加上各色豆子及红糖,煮成一大锅粥,由大家来分食。七家茶则是各家带了白己新烘焙好的茶叶,混合后烹煮或泡成一大壶茶,再由大家欢聚一堂共饮。这些粥或茶并不见得是多么可口的食物,但这些仪式,却可以说是过去农村社会中重要的联谊活动。浙东农村立夏有吃“七家粥”的风俗,就是务农人家左领右舍互相赠送豆、米,和以黄糖,煮成一锅粥,叫“七家粥”,说是吃了这种粥,邻里和睦,一心去夏耕夏种。
古诗云:“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立夏之日的“称人”习俗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起源于三国时代:传说刘备死后,诸葛亮把他儿子阿斗交赵子龙送往江东,并拜托其后妈、已回娘家的吴 称人孙夫人抚养。那天正是立夏,孙夫人当着赵子龙面给阿斗秤了体重,来年立夏再秤一次看增加体重多少,再写信向诸葛亮汇报,由此形成传入民间的风俗。据说这一天称了体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否则会有病灾缠身。吃完立夏饭后,在横梁上挂一杆大秤,大人双手拉住秤钩、两足悬空秤体重;孩童坐在箩筐内或四脚朝天的凳子上,吊在秤钩上秤体重,谓立夏过秤可免疰夏。若体重增,称“发福”,体重减,谓“消肉”。是日,孩童忌坐石阶,如坐了则要坐七根,始可百病消散。忌坐地栿(门槛),谓这天坐地栿将招来夏天脚骨酸痛,如坐了一道就须再坐上六道地栿合成七数,方可解魇。旧时母亲择此日为女孩子穿耳朵,穿时一边哄孩子吃茶叶蛋,当孩子张口咬蛋时即一针捷穿。也有为家养猫儿穿耳朵、札上红头绳的。早在古代的君王们也常在夏季初始的日子,到城外去迎夏,迎夏的日子就是立夏日。
上海立夏日风俗习惯中,由于此时蛋类食品正是旺季,所以立夏日总要吃蛋,孩子们的脖子上总要挂上一个用红色网套套着的蛋。上海也有“节交立夏记分明,吃罢摊菜试宝称。”的习俗(见上图),立夏之日要吃芋头和金花菜合成的煎饼,中午时无论男女老幼都要称一下体重。
立夏日还有忌坐门槛之说。在安徽,道光十年《太湖县志》中记载:“立夏日,取笋苋为羹,相戒毋坐门坎,毋昼寝,谓愁夏多倦病也。”说是这天坐门槛,夏天里会疲倦多病。30年代《宁国县志》中记载:“立夏。以秤秤人体轻重,免除疾病,所谓不怯夏也。俗传立夏坐门坎,则一年精神不振。”立夏这一天,古也称春尽日,一般骚人墨客,惜春心事难免多情,春愁付诸诗词,邀朋聚饮,留下很多传世佳作。
立夏养生
养生窍门
传统中医认为,人们在春夏之交要顺应天气的变化,重点关注心脏。心为阳脏,主阳气。心脏的阳气能推动血液循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心脏的阳热之气不仅维持其本身的生理功能,而且对全身有温养作用,人体的水液代谢、汗液调节等,都与心阳的重要作用分不开。
初夏之时,老年人气血易滞,血脉易阻,每天清晨可吃少许葱头,喝少量的酒,促使气血流通,心脉无阻,便可预防心病发生。立夏之后,天气逐渐转热,饮食宜清淡,应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大鱼大肉和油腻辛辣的食物要少吃。立夏以后饮食原则是“春夏养阳”,养阳重在养心,养心可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起到强心的作用。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可增加纤维素、维生素B、C的供给,能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总之立夏之季要养心,为安度酷暑做准备,使身体各脏腑功能正常,以达到“正气充足,邪不可干”的境界。
立夏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至20℃,正是“百般红紫斗芳菲”的大好时节。天文专家提醒说,立夏以后,天气转热,传统中医认为,“暑易伤气”,“暑易入心”。因此,值此时节,人们要重视精神的调养,加强对心脏的保养,尤其是老年人要有意识地进行精神调养,保持神清气和、心情愉快的状态,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伤心、伤身、伤神。[1]
[1]《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夏三月是指从立夏到立秋前,包括立夏、小满、忙种、夏至、小暑、大署六个节气。立夏、小满在农历四月前后,称之为孟夏(夏之初),天气渐热,植物繁盛,此季节有利于心脏的生理活动,人在与节气相交之时故应顺之。所以,在整个夏季的养生中要注重对心脏的特别养护。《医学源流论》曰:“心为一身之主,脏腑百骸皆听命于心,故为君主。心藏神,故为神明之用。”在中医文献中对心解释为血肉之心和神明之。血肉之心即指实质性的心脏;神明心,是指接受和反映外界事物,进行意识、思维、情志等活动的功能。《医学入门》曰:“血肉之心形如未开莲花,居肺下肝上是也。神明之心……主宰万事万物,虚灵不昧是也。”
心的生理功能:主血脉,主神志。心主血脉包括了主血、主脉两方面。血指血液,脉指脉管,又称经脉,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心脏和脉管相连,形成一个密闭的系统,成为血液循环的枢纽。心脏不停地跳动,推动血液在全身脉管中循环无端,周流不息,成为血液循环的动力。而血液运载的营养物质能供养全身使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肌肉皮毛以及整个全身都得到营养,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心脏功能正常则脉象和缓有力,节律均匀,面色红润光泽;若心脏发生病变,则会出现血流不畅,脉管空虚而见面色无华,脉象细弱无力,气血瘀滞,血脉受阻而见唇舌青紫,心前区憋闷和刺痛,脉象结、代或促、涩。
主神志,既是心主神明,有称心藏神。所谓的神,中医学对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它涵概了人体的形象、面色、眼神、言语、应答、肢体活动的姿态等;而狭义的神,即心所主之神志,多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等。神的形成在藏象学中认为,精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产生神的物质基础。神由先天之精气所化生,胚胎形成之即,生命之神也就产生了。在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神依赖于后天水谷精气的充养,正如《灵枢·平人绝谷》中所说:“神者,水谷之精气也。”心主神志得生理功也包含了两个方面。一,在正常情况下,神明之心接受和反映客观外界事物,进行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其二,神明之心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在脏腑之中居于首要地位,五脏六腑皆在心的统一指挥之下,才能进行统一协调的正常活动。
心的生理特性表现出:其一,心为阳脏而主阳气。也就是说心为阳中之太阳,心的阳气能推动血液循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使之生机不息,故喻之为人身之“日”。《医学实在易》称:“盖人与天地相合,天有日,人亦有日,君父之阳,日也”。心脏的阳热之气,不但维持了本身的生理功能,而且对全身有温养作用。“心为火脏,烛照万物”故凡脾胃之腐熟运化,审阳之温煦蒸腾,以及全身的水液代谢、汗液的调节等等,都与心阳的重要作用分不开;其二,心与夏气相通应。即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四时阴阳消长变化,与人体五脏功能活动是相互关联、相互通应的。心通于夏气,是说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最强。
立夏节气常常衣单被薄,即使体健之人也要谨防外感,一旦患病不可轻易运用发汗之剂,以免汗多伤心。老年人更要注意避免气血瘀滞,以防心脏病的发作。故立夏之季,情宜开怀,安闲自乐,切忌暴喜伤心。清晨可食葱头少许,晚饭宜饮红酒少量,以畅通气血。具体到膳食调养中,我们应以低脂、低盐、多维、清淡为主。
时令节气话养生“立夏”与“小满”
5月5日立夏,5月21日小满。人们习惯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宋代诗人范成大在《村居即事》诗中曰:“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采了蚕桑又插田。”在民间有立夏称体重、吃蛋、饮茶等习俗。 从养生的角度看,立夏后,人体要顺应天气的变化,重在养心。中医认为,五脏之中的心对应夏,“心为一身之主,脏腑百骸皆听令于心,故为君主”。“心主神,为神明之用”。当夏日气温升高后,加剧了人们的紧张心理,极易烦躁不安,心火过旺,好发脾气。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的心理、情绪和躯体可通过神经与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所以,此时不仅仅是情绪波动起伏,肌体的免疫功能也较为低下,起居、饮食稍有不妥,就会发生各种疾病,从而影响健康。特别是老年人,由发火生气引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并不少见。所以,在“立夏”之季要做好精神养生,做到神情安静、笑口常开、自我调节、制怒平和。绘画、书法、听音乐、下棋、种花、钓鱼等都可以调节精神,保持心情舒畅。
养生食谱
[1]荷叶凤脯:
[配料] 鲜荷叶2张,火腿30克,剔骨鸡肉250克,水发蘑菇50克,玉米粉12克,食盐、白糖、鸡油、绍酒、葱、姜、胡椒粉、味精、香油各适量。
[做法] 鸡肉、蘑菇均切成薄片,火腿切成10片,葱切短节、姜切薄片,荷叶洗净,用开水稍烫一下,去掉蒂梗,切成10块三角形备用。
蘑菇用开水焯透捞出,用凉水冲凉,把鸡肉、蘑菇一起放入盘内加盐、味精、白糖、胡椒粉、绍酒、香油、鸡油、玉米粉、葱节、姜片搅拌均匀,然后分放在10片三角形的荷叶上,再各加一片火腿,包成长方形包,码放在盘内,上笼蒸约2小时,若放在高压锅内只须15分钟即可。出笼后可将原盘翻于另一干净盘内,拆包即可食用。
[功效] 清芬养心,升运脾气。可作为常用补虚之品,尤为适宜夏季食补。
鱼腥草拌莴笋:
[配料] 鱼腥草50克 鱼腥草拌莴笋,莴笋250克,大蒜、葱各10克,姜、食盐、酱油、醋、味精、香油各适量。
[做法] 鱼腥草摘去杂质老根,洗净切段,用沸水焯后捞出,加食盐搅拌腌渍待用。莴笋削皮去叶,冲洗干净,切成1寸长粗丝,用盐腌渍沥水待用。葱、姜、蒜择洗后切成葱花、姜末、蒜米待用。将莴笋丝、鱼腥草放在盘内,加入酱油、味精、醋、葱花、姜末、蒜米搅拌均匀,淋上香油即成。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祛痰。对肺热咳嗽,痰多粘稠,小便黄少、热痛等症均有较好的疗效。
桂圆粥:
桂圆粥 [配料] 桂圆25克,粳米100克,白糖少许。
[做法] 将桂圆同粳米共入锅中,加适量的水,熬煮成粥,调入白糖即成。
[功效] 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尤其适用于劳伤心脾,思虑过度,身体瘦弱,健忘失虑,月经补调等症。
注意:喝桂圆粥忌饮酒、浓茶、咖啡等物。
阳历五月五日前后,为夏季的开始,也是农家的大忙季节。有“立夏三朝遍地锄”,“雨打立夏,有水洗耙”,“立夏不雨,犁耙高挂”之农谚。宋范成大《村居即事》诗云:“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采了蚕桑又插田。”
立夏还是一个民间传统节日,在菇西溪一带有做“立夏饼”,吃豆腐的习俗,说吃了豆腐不怕雨淋,不怕赤蜂蜇。四川、岩坦山区家家要吃笋、槐豆。说吃了竹笋脚骨硬,好爬山。还吃青梅,烧青茶,以防“蛀夏”。
立夏日,让牛也过节,不用竹枝鞭牛,要给牛吃鲜嫩的草料。喂卵酒,吃牛人参——珍珠莲。
立夏日趣俗用大秤称人轻重,别肥瘦,说称过后人不会蛀夏。四川山区人家此日忌坐门槛,说坐过后双脚会时常发酸。
立夏吃稀食能消暑养胃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温暖的春季已经结束,炎热的夏季即将开始。
由于夏季炎热而出汗多,体内丢失的水分多,脾胃消化功能较差,所以多进稀食是夏季饮食养生的重要方法。如早、晚进餐时食粥,午餐时喝汤,这样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在煮粥时加些荷叶,称荷叶粥,味道清香,粥中略有苦味,可醒脾开胃,有消解暑热、养胃清肠、生津止渴的作用。在煮粥时加些绿豆或单用绿豆煮汤,有消暑止渴、清热解毒、生津利尿等作用。
夏季的营养消耗较大,而天气炎热又影响人的食欲,除注意饮食清洁和清淡为主外,还要注意补充一些营养物质。
1、补充充足维生素,如多吃些如西红柿、青椒、冬瓜、西瓜、杨梅、甜瓜、桃、梨等新鲜果蔬
2、补充水和无机盐,特别是要注意钾的补充,豆类或豆制品、香菇、水果、蔬菜等都是钾的很好来源。多吃些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西瓜、苦瓜、桃、乌梅、草莓、西红柿、黄瓜、绿豆等都有较好的消暑作用
3、适量地补充蛋白质,如鱼、瘦肉、蛋、奶和豆类等都是最佳的优质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