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起名网 > 民俗知识 >

襁褓指多少岁

时间: 2015-08-07 10:38:29 作者:小编005

我们常常听到别人把宝宝称为襁褓,但是到底多大的孩子才可以称为襁褓呢?襁褓原本只是包裹婴儿的被子,后来才用作形容年龄的哦~赶快跟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襁褓到底是指多少岁吧!
 
襁褓指多少岁
亦写作“襁緥”、“襁保”、“繦緥”、“襁葆”,葆,通“ 褓 ”。背负婴儿用的宽带和包裹婴儿的被子。旧说长一尺二雨至二尺,阔八寸左右。襁指婴儿的带子,褓指小儿的被子。后亦指婴儿包或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子刚出娘胎,刚一享受活动和伸展肢体的自由时,人们又重新把他束缚起来。人们用襁褓把他包着,把他放襁褓中的婴儿在床上这样睡着:头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两腿伸直,两臂放在身子旁边,还用各式各样的衣服和带子把他捆扎起来,连位置也不能挪动……”这段话出自二百多年前法国人所编的《博物学》一书。如今,西方的孩子已基本不知襁褓为何物了,而襁褓仍然是中国孩子来到人世间收到的第一件礼物。
 
襁指婴儿的带子,褓指小儿的被子。后来以此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本意是包婴儿的被、毯等。后来以此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背负小儿用的布兜和系带。旧说长一尺二雨至二尺,阔八寸左右。
1、葆,通“褓”。背负婴儿用的宽带和包裹婴儿的被子。后亦泛指婴儿包。《列子·天瑞》:“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汉书·宣帝纪》:“曾孙虽在襁緥,犹坐收繫郡邸狱。”颜师古注引孟康曰:“緥,小儿被也。”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一章:“婴孩无知,虽使陨於母胎,夭於襁褓,啜气欲絶,岂识患苦!”艾青《年轻的母亲》诗:“打开襁褓又包好,抱起婴儿又放下,嘴里在自言自语,好像和婴儿对话。”
2、葆,通“褓”。借指婴幼儿。汉贾谊《新书·数宁》:“发子曰:‘至治之极,父无死子,兄无死弟,途无襁褓之葬,各以其顺终。’”宋黄庭坚《寄耿令几父过新堂邑作》诗:“白头晏起饭,襁褓语呕哑。”苏曼殊《断鸿零雁记》第二六章:“余自襁褓,独媪一人怜而抚我,不图今已长眠。”
3、葆,通“褓”。谓把婴儿包裹在小儿被中。宋洪迈《夷坚乙志·龚涛前身》:“医居于郡治之南,过司法厅,见门外扰扰往来,云:‘官病亟。’及至龚氏而涛生。襁葆毕,復还,则司法已死。”

襁褓指多少岁
襁褓指多少岁

 
襁褓的好处
由于新生儿长期蜷曲于母体,出生后仍保持这一姿势,而成长中的肢体是要放开的,所以这种入襁褓的做法是帮助其适应新的肢体顺直的状态。另外,新生儿神气怯弱,突然听到巨声异响,会引起气血紊乱而受到惊吓,所以襁褓一定要得宜,使婴儿的肢体舒展固定,才能避免或减少外界刺激的不良影响。新生儿刚刚出生,肌肤过于稚嫩,“不可暖衣,暖衣则令筋骨缓弱”。
 
新生儿的身体应该“见风月”,也就是衣着和包裹不宜过暖和包得过严,而且要少许着一点微风,否则,会令“肌肤脆弱”,而且容易损伤。除此之外,新生儿的衣着,最好用拆洗干净柔软且吸水性好的旧棉布做成。
 
引证解释襁褓
1、背负婴儿用的宽带和包裹婴儿的被子。后亦泛指婴儿包。
《列子·天瑞》:“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
《汉书·宣帝纪》:“曾孙虽在襁緥,犹坐收系郡邸狱。”颜师古注引孟康曰:“緥,小儿被也。”
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一章:“婴孩无知,虽使陨於母胎,夭於襁褓,啜气欲绝,岂识患苦!”
艾青《年轻的母亲》诗:“打开襁褓又包好,抱起婴儿又放下,嘴里在自言自语,好像和婴儿对话。”
 
2、借指婴幼儿。
汉·贾谊《新书·数宁》:“发子曰:‘至治之极,父无死子,兄无死弟,途无襁褓之葬,各以其顺终。’”
宋·黄庭坚《寄耿令几父过新堂邑作》诗:“白头晏起饭,襁褓语呕哑。”
苏曼殊《断鸿零雁记》第二六章:“余自襁褓,独媪一人怜而抚我,不图今已长眠。”
 
3、谓把婴儿包裹在小儿被中。
宋·洪迈《夷坚乙志·龚涛前身》:“医居于郡治之南,过司法厅,见门外扰扰往来,云:‘官病亟。’及至龚氏而涛 生。襁葆毕,复还,则司法已死。”
 
襁褓的包法
1、平放一张长方形的毯子呈菱形的形状。叠起上角至左右两边的位置。
 
2、将宝宝放在毯子的顶部,肩膀刚好与折角平齐。
 
3、扶着宝宝的右臂,将毯子裹住他的右肩膀并穿过身体,保持毯子的紧固度。将毯子塞进他的左腋下,放在背后及左臀部下。拉直左肩膀下的毯子以防止松懈。
 
4、现在在宝宝左边抓住他的左臂,拿起底部的一角将它贴身塞入宝宝的左肩膀中,如果布块不够长,可以塞进脖子下V形的位置。
 
5、轻轻折起右上角的布块,只要一点就好。然后将整个右边的布块折起,贴着宝宝的身体放在身下的位置,像一个皮带的样子。
 
6、将最后一角塞入V形的位置。
 
各年龄段不同的叫法
婴儿:人初生。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始龀、龆年:男孩八岁。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
 
舞勺之年:十三岁至十五岁。
 
舞象之年:十五岁至二十岁。
 
志学之年:十五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及笄之年:女子十五岁。(《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
 
弱冠:男子二十岁。(《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女子出嫁称梅之年,摽梅之年。
 
而立之年:三十岁。
 
不惑之年:四十岁。
 
天命之年:五十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知非之年:五十岁。(《淮南子·原道训》:“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说春秋卫国有个伯玉,不断反省自己,到五十岁时知道了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错误,后世因而用“知非”代称五十岁。)
 
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我国自古以来用天干地支互相错综相合纪年,可组成六十对干支,因而称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岁又称作“花甲之年”。) 
 
古稀:七十岁。(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杖朝之年:八十岁。
 
鲐背之年:八十至九十岁合称。
 
耄耋之年:八十、九十岁。(《礼记·曲礼》:“八十九十曰耄。”人们根据这解释,把耄耋两字连用代称八、九十岁。)
 
期颐之年:百岁之人。(《礼记·曲礼》:“百年曰期颐。”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期颐之年。”元人陈浩解释说:“人寿以百年为期,故曰期;饮食起居动人无不待于养,故曰颐。”)

宝宝起名

公司起名

算命精选

缘分配对

推荐文章: